課程日期:2010/01/15

主講人:理工科技顧問有限公司  張淑雯 經理

文字: 本中心-產業分析研究專員 張齊允

《前言》

張淑雯經理和學員介紹實務的複合醫材產品品質登記流程架構,並分享實例和大家說明查驗登記時會遇到的考量,既然是品質系統流程上的介紹,那就要先從定義和分類分級開始談起,我們可以從衛生署以及工研院的網站蒐集相關的資訊,還有利用美國FDA的資料庫查詢系統,藉由輸入廠商或是器材的名稱,可以查到要比對醫材的資料。

 

產品通過了GMP或是QSD階段,開始進行查驗登記流程,查驗登記最主要就是確認產品的安全性及功效性,廠商需提供一些相對的文件及廠內外的測試報告,今年一月台灣TFDA正式運作,當中仍維持原來的分級分類,除了一二三等級,還有新醫材,以往不同分類送至不同處室,現在一律送件至統一的窗口TFDA,在查驗登記階段,做類似品的比對是很重要的工作,衛生署建議廠商可以先利用資料庫查詢再進行下一步,另外還要符合檢驗的標準,不同分類分級有不同提交文件的要求,如遇到非實質對等醫材,則除了準備基本的C模式要的資料外,還要有該產品的臨床試驗資料,相關文獻像是有發表過的類似產品的競爭對手訊息,種族的考量,以及為了上市後管理所需的監控資料,並且要蒐集上市後不良反應事件 。

《實例分享---含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》

含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發展,在表面的塗層和聚合物的變化較大,其架構是由輸送器,球囊和支架組成,是在手術過程中把支架推入血管的輔助用器材,而支架從裸支架到藥物塗層和載體層,其所使用的不同材質以及藥物都需做驗證,例如化學性能檢驗項目,細分下來便會有紫外吸光度,還原物質,酸鹼度等項目,而藥物的部分就會有含藥量,藥物鑑別及體外釋放率等相關驗證。

《醫療器材臨床試驗路徑》

路徑的流程從試驗規劃,試驗申請,試驗執行,到最後GCP核,一開始的試驗規劃重點為確認各相關單位的權責,流程規劃細節與排程掌控,還有標準作業規範,一開始就要務實地準備好各項細節,接下來要準備臨床試驗計畫書,其項目有相當多細節的考量,而試驗可分為前期的可行性試驗,確認性試驗,再來是後期的上市後監測試驗,試驗的申請亦要注意申請文件的重點,比如臨床測試資料是否齊全,計畫內容的可行性以及其倫理關係是否合宜,試驗執行重點要放在相關人員的了解程度,還有執行狀況是否如期進行,進而到各紀錄的文件與保存,都是支撐文件的重要條件,到了最後一關GCP查核,分成三大部分,臨床組,統計組,藥政處代表,業者應依據各查核項目分類,作為充份資料準備的標準項目。

延伸閱讀醫材品質系統建置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複合式醫療器材簡介與分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→醫材產品開發流程策略與經驗

回課程內容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rvice3M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